各種一般筆電與商務筆電差異與挑選技巧

首先,從消費者需求說起,無論商務、電競、一般、文書筆電,設計初衷都是根據每一種使用者的需求去設計,因為隨著不同的需求、使用強度、使用時間等差異,會有需要不同的設計與規格來因應,而某些規格在成本上本來就較貴,因此相對便宜的機種當然會捨棄一些較貴的設計(或規格)、也有可能因此使用較便宜的材料或零件(或是新的廠商的材料,意味著可能會較不穩定一點),因此不完全是業者要偷或是黑心,而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廠商營業本應要賺錢,所以要便宜相對也就要犧牲掉某些東西。

另外對於各種稱呼的電腦,其實本質上他都是相似的零組件組成的電腦,只不過如同前面所說,廠商在設計電腦規格的時候,就需要預先去思考這台電腦在消費者手上的用途,如此一來才能針對各種主流的用途去優化各個客群所需要的項目,例如對於只需要可以開word的文書處理的族群來說,可能就希望便宜一點的機器只要運作順暢及可(也就是可以用相對低規格或是上一個世代的零件);對於遊戲機來說,可能就會要求運算效能、繪圖效能、散熱能力、螢幕規格等等,而且加上這些稱呼對於不懂電腦規格的消費者來說,相對容易理解,因此市面上總是會出現各種代稱來行銷這些電腦。

首先,我先把筆電分成一般消費型筆電(簡稱一般筆電)、商務筆電(或稱商務機)以及遊戲筆電三類來看。

特別說明:本篇因為要用較大的分類去說明,以下所有敘述的內容只能把這些大分類的各種因素盡可能寫出來,並不是代表說每一台電腦都這樣,例如我說一般筆電壽命較短,但只是代表說他在當初設計使用的料件並不是用到最好最貴最耐用的料件,但實際上一樣的料件,有人可以用四年、有人用兩年就出現問題。這篇是盡可能給剛開始要選擇的朋友有個比較大的概念,方便大家在初步先篩選出自己的方向,然後才去往下細看規格等其他更細節的資訊,實際上的挑選狀況請還是依照每台電腦的條件去分析喔~

一般筆電

常見名稱:消費機、家用機、文書機、Consumer Laptop (高單價高效能的繪圖機除外)

適合族群:以價格便宜為優先考量,對電腦性能以及穩定度要求較低者。

其他條件(只是舉例一些條件,不需要全部條件都符合):需要低價電腦者、使用電腦的頻率較低者、可接受電腦穩定度相對較低者(例如偶而電腦當機、偶而故障等)、不會經常在電腦編輯超重要資料的輕度使用者。

優點:

  • 通常較便宜、CP值高、優惠活動較多
  • 維修據點多
  • 選擇機型最多、各種外型、顏色、款式可供挑選
  • 品牌選擇多
  • 尺寸選擇多 (從10吋~17吋甚至更大都有)
  • 新機種上市的快、新舊機汰換速度快
  • 因為新舊機汰換快,所以也更容易有過季機種可以撿便宜
  • 通常市面上鋪貨廣,購買管道多、有實機可看可試用、有現貨可買

缺點:

說明:缺點部分,雖然這樣寫,但各個廠商還是會去區分產品線,各產品線狀況可能會不同,當然越便宜、超便宜的機種很有可能符合以下缺點的狀況越多。

  • 保固期限較短,通常只有一年(少數會給到兩年)
  • 保固多半沒有全球保固,大部分也無法加保全球保固
  • 不容易買到霧面螢幕,通常是亮面螢幕居多 (有些人會覺得亮面比較刺眼看久眼睛會酸,因人而異)
  • 普遍組裝質感相對較差一點(塑膠成分高、塑膠觸感稍差、螺絲會少上、機構密合度較低)
  • 通常不耐摔、多半也不會有防水防塵之類的保護
  • 多半只配備HDD (這個因為SSD成本在降低中,因此可能不一定)
  • 過保固期後,穩定度會大幅下降(就是你會發現開始出現很多小毛病,但又沒有壞掉)
  • 通常壽命較短,看你使用頻率(操不操電腦),可能大約2~5年(看你運氣,但基本上大概兩三年後你就會開始覺得電腦難用,可能不至於完全不能開機,但你會遇到越來越多問題例如螢幕閃爍、容易當機、鍵盤壞掉、USB接觸不良等等一些小問題陸續疊加起來,但如同前面開頭說,廠商不是故意讓你這樣、也不是每個人拿到的機器都會這樣,而是你要買的售價就是讓廠商必須用相對便宜的料件來製作這台電腦,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料件壽命到期了,但有些人的料件就是沒壞、有些人的卻已經陸續壞掉、秀逗)
  • 規格無法客製,多數廠商都是固定幾款規格在賣(商務機幾乎所有規格都可以選配)

商務筆電

常見名稱:商務機、Business Laptop、Commercial Laptop

適合族群:跟一般筆電相比,可以接受類似規格但價格較高者,對電腦穩定度要求高者。

其他條件:天天開機且長時間使用、需要穩定當機頻率低、可能經常攜帶電腦出門、可能需要稍微耐摔一點、不要求酷炫功能與外表、最新穎設計的使用者。

優點:

  • 通常整機組裝品質較好,每個零組件之間密合度較好
  • 通常使用的材料較好、塑膠部分的觸感較佳、使用材料普遍較為耐用 (此點為我個人的感覺)
  • 機體通常使用金屬類材質比重較高
  • 通常較耐摔 (但是除非你買強固筆電,不然也就僅止於輕微的摔倒)
  • 霧面螢幕選擇較多、且很多機種螢幕都可折180度 (少部分機種螢幕可對折到360度,這個因為開會討論需求,可以平折的螢幕其實相對容易在咖啡廳等小桌子上進行討論開會)
  • 通常保固期限會給到兩年以上、部分廠商會提供商務機全球保固
  • 通常送修機率比較低、部分廠商會
  • 通常使用年限長,幾乎目前看到公司在用商務機的壽命都至少有5年以上;甚至使用7~10年的大有人在
  • 當機或休眠後無法開機的可能性較低
  • 可選擇客製化規格 (通常商務機都可以自己根據廠商提供的清單中去選擇CPU等級、RAM大小、HDD或SSD、電池容量大小、是否配置讀卡機、TPM、指紋辨識等)
  • 擴充資源多,許多商用筆電都會有其專屬的docking(擴充底座),用來擴充RAM、各種I/O接口、顯卡等各種設備。

缺點:

  • 價錢較高,且少有降價或折扣。
  • 通常不會在第一時間推出最新技術的產品 (因為越新的技術通常代表跟其他設計的配合度或是設計的穩定度需要更多時間去驗證與修改,可能會機器導致穩定度下降)
  • 通常較笨重,因為商務機要求各種接口(I/O)要多,不能像消費機省掉許多I/O變得很輕薄 (也有少數主打輕薄的商務機, 但選擇較少且常常會把重要的I/O port移除掉,因此易用性可能也會降低)。
  • 多數機種通常只有內顯、即使配備獨立顯卡也不是很好的顯卡 (除非你選到超貴的工作站等級)。
  • 機種選擇較少
  • 外觀單調,通常都是非常低調的黑色、灰色、銀色且可能很多年前就是長那樣。
  • 許多商務機的喇叭音質都很難入耳,通常是能播出聲音就好,有的音質甚至還輸現在的智慧型手機,畢竟商務機是拿來工作的,如果有特殊需求建議還是外接自己的音響聆聽音樂或是特地選購音質較好的機種 (某少部分機種有變革,但多數機種還是如此)。
  • 品牌選擇少,小批量購買的據點少(因為商務筆電經常是公司大批次採購)
  • 由於客製化程度高,因此沒什麼店面會有實機可以參考,只能看網路照片還有一些國外網站實測文。
  • 多數機種沒現貨,都要等待廠商叫貨(大約等待時間從3天到1個月都有,若有現貨的店家就變成你不能改規格只能就現貨規格買)。
  • 螢幕尺寸選擇很有限,通常都是13″~15″最多選擇。

遊戲筆電

常見名稱:電競筆電、遊戲機、Gaming Laptop、繪圖機(這邊把繪圖機歸在此類因為繪圖機的售價、規格制定比較偏向遊戲筆電,但繪圖機相對選擇少)

適合族群:經常長時間打遊戲且打的遊戲需要較高的效能者、喜歡酷炫設計的人、需要高效能繪圖電腦者。

優點:

  • 外表酷炫、特殊造型、LED變色燈
  • 鍵盤通常會有特殊設計的功能鍵
  • 會與許多遊戲搭配的設計
  • 較大螢幕、解析度通常也較高 (通常最大好像有到17~19吋或更大,但螢幕越大越重)
  • 跑1080p、4K影片沒問題
  • 筆電本身音效通常就很好聽、甚至會配備好的音效卡
  • I/O孔通常較多
  • 螢幕解析度通常較高
  • 滑鼠靈敏度較高
  • 較強的散熱能力、大的風扇(孔)設計
  • 因為電腦運轉較為激烈(規格高、較燙、電競用戶通常使用電腦的時間很長因此會長時間處於高效能狀態下使用),因此通常廠商要搭配的料件會用到比較好的、穩定度更高的料件(但… 就要慎選機型,詳細我寫在缺點處)

缺點:

  • 通常較重,畢竟打遊戲通常不會一直移動
  • 電腦規格高,因此較為耗電
  • 續航力不好(因為要高效能、電腦也燙、風扇轉動也快)
  • 電腦使用起來會比較燙(看散熱設計如何)
  • 售價通常比較高
  • 各家標榜「電競」或「繪圖」的品質參差不齊,有的機種明明只是把規格拉高,但散熱(風扇、機構、內部導熱等)、組裝品質、使用料件耐用的等沒有跟著升級,或是比較差的機型只是升級CPU跟顯卡,本質上還是廉價的機種體質,因此假設拿這種機器來高頻率的跑遊戲,很快就會掛掉。可惜目前為止電競筆電市場還是處這種狀態,畢竟任何機器只要掛上電競,就可以多賣一點錢…,只能提醒本站的讀者,買電競筆電就多看多比較,找口碑好、保固優的買囉!

從電腦規格來看

從上述幾個分類看完之後,一但確定要買的種類方向,接下來到各大賣場購買的時候,各種產品線、機種選擇還是非常多,因此,我這邊建議,鎖定種類之後,接下來就可以去比較:

  • 產品規格(例如:CPU、RAM、顯卡、螢幕等)
  • 產品保固、服務據點遠近以及方便程度
  • 售價

簡單整理以上挑選電腦知識,希望各位都能挑到屬於自己的一台電腦~